李世民最喜欢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李道玄战死后,李世民伤心地自责说:“自从起兵以来,道玄经常是跟随我征战。他每每见到我深入敌后,都能最终战胜敌人,总是羡慕我,所以才会效仿。可惜这么年轻就死了!”李道玄战死时只有十九岁。
从此以后,李勣再也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他东征西讨,大显身手。他跟随李世民接连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又配合李孝恭、李靖平定了辅公袥,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这中间,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是他昔日的结义兄弟,曾经誓同生死,在沙场撕杀中,单雄信勇往直前,险些要了秦王李世民的性命,以致王世充投降以后,李世民坚持要处死单雄信。
李勣向李世民哭着恳求,愿以自己的家财爵位换取单雄信的活命,遭到了李世民的严词拒绝。
李勣忠义无法两全,遂与单雄信在狱中诀别。单雄信口出怨言,李勣无言以对,他拔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让单雄信吃下,告诉他,
“我不会忘记以前的誓言,今后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的家人就是我的亲人”。单雄信死后,李勣信守诺言,照顾单雄信的妻子儿女,终生不变。
武德八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屡屡劫掠并州,使唐高祖大为恼火,他想到了常胜将军李勣,就任命李勣为并州行军总管。
玄武门事变发生不久,李世民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他任命李勣为并州都督,为朝廷捍卫这片龙兴之地。
突厥人一向把汉人的地盘视为自己的粮仓,缺吃少穿就来明抢,虽然他们和李世民已经缔结了和约。可是从未考虑过保守自己的信誉,多次悍然寇边。
李世民开始时予以容忍。并非他想以德服人,而是尚未聚集到足够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唐军铁拳出击,马上东*突厥的亡国之祸就在眼前。
贞观三年,突厥再次寇边,朝廷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这对黄金搭挡统军十几万,
率领唐军开始了全面的反击。李勣从云中进军,在白道与突厥军队遭遇。大获全胜,颉利可汗尝到了李勣的厉害,心生怯意,主动派使者向唐太宗请和。
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出使突厥,与突厥人商谈和谈事宜,李勣认为此时机会难得,急忙劝说李靖,“颉利可汗虽然初战失利,
但是依然人数众多。如果他率众进入碛中,与回纥、薛延陀等部落沆瀣一气,想要消灭他们就很困难了。现在唐俭在与突厥人谈判,
颉利对唐军的防备必然松弛。此时唐军雷霆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东*突厥必然不战而降”。李靖心中打得也是这个主意,两人一拍即合。
“你说得这番话,正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李靖领军深夜出发。李勣也带领手下做好埋伏,唐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颉利可汗自投罗网。
颉利可汗牙帐被袭,仓惶逃命,他想逃向碛中,而李勣正在碛口等着他的到来。前面唐军阵势如山,后面追兵紧咬不放,突厥大酋长无奈之中,只得率领部落族人向李勣投降,李勣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五万俘虏。
颉利可汗虽然一时逃脱,却逃不出唐军的掌控,最终被李道宗抓住,被唐军隆重献俘,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就这样灭亡了,李勣因功拜为光禄大夫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这时,李勣的父亲也去世了,按礼仪制度,他得回家为父亲守孝,在无法遮风蔽雨的破棚子里守丧三年,但是初唐的南征北战哪里少得了这个出类拔萃的将才,唐太宗的一纸诏书,就将李勣“夺哀还官”。李勣在并州十六年,知人善任,
向朝廷推荐了不少的人才,其中,张文瓘到唐高宗时期做到了宰相之位,唐太宗这样赞扬李勣在并州的政绩,“隋炀帝不懂得任用良将戍守边防,
只知道动用老百姓大修长城,现在我任命李勣镇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下而牧马,岂不胜过修筑长城百倍”。公元641年,李勣升为兵部尚书,加封英国公,
他还没到长安赴任,漠北薛延陀真珠可汗就纠集同罗、回纥等部落,领兵二十万,直扑大唐边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从此以后,李勣再也没有克服不了的难题,他东征西讨,大显身手。他跟随李世民接连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又配合李孝恭、李靖平定了辅公袥,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这中间,王世充的大将单雄信是他昔日的结义兄弟,曾经誓同生死,在沙场撕杀中,单雄信勇往直前,险些要了秦王李世民的性命,以致王世充投降以后,李世民坚持要处死单雄信。
李勣向李世民哭着恳求,愿以自己的家财爵位换取单雄信的活命,遭到了李世民的严词拒绝。
李勣忠义无法两全,遂与单雄信在狱中诀别。单雄信口出怨言,李勣无言以对,他拔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让单雄信吃下,告诉他,
“我不会忘记以前的誓言,今后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的家人就是我的亲人”。单雄信死后,李勣信守诺言,照顾单雄信的妻子儿女,终生不变。
武德八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屡屡劫掠并州,使唐高祖大为恼火,他想到了常胜将军李勣,就任命李勣为并州行军总管。
玄武门事变发生不久,李世民即位为帝,是为唐太宗,他任命李勣为并州都督,为朝廷捍卫这片龙兴之地。
突厥人一向把汉人的地盘视为自己的粮仓,缺吃少穿就来明抢,虽然他们和李世民已经缔结了和约。可是从未考虑过保守自己的信誉,多次悍然寇边。
李世民开始时予以容忍。并非他想以德服人,而是尚未聚集到足够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唐军铁拳出击,马上东*突厥的亡国之祸就在眼前。
贞观三年,突厥再次寇边,朝廷任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这对黄金搭挡统军十几万,
率领唐军开始了全面的反击。李勣从云中进军,在白道与突厥军队遭遇。大获全胜,颉利可汗尝到了李勣的厉害,心生怯意,主动派使者向唐太宗请和。
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出使突厥,与突厥人商谈和谈事宜,李勣认为此时机会难得,急忙劝说李靖,“颉利可汗虽然初战失利,
但是依然人数众多。如果他率众进入碛中,与回纥、薛延陀等部落沆瀣一气,想要消灭他们就很困难了。现在唐俭在与突厥人谈判,
颉利对唐军的防备必然松弛。此时唐军雷霆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东*突厥必然不战而降”。李靖心中打得也是这个主意,两人一拍即合。
“你说得这番话,正是韩信灭田横的策略”。李靖领军深夜出发。李勣也带领手下做好埋伏,唐军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颉利可汗自投罗网。
颉利可汗牙帐被袭,仓惶逃命,他想逃向碛中,而李勣正在碛口等着他的到来。前面唐军阵势如山,后面追兵紧咬不放,突厥大酋长无奈之中,只得率领部落族人向李勣投降,李勣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五万俘虏。
颉利可汗虽然一时逃脱,却逃不出唐军的掌控,最终被李道宗抓住,被唐军隆重献俘,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就这样灭亡了,李勣因功拜为光禄大夫和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这时,李勣的父亲也去世了,按礼仪制度,他得回家为父亲守孝,在无法遮风蔽雨的破棚子里守丧三年,但是初唐的南征北战哪里少得了这个出类拔萃的将才,唐太宗的一纸诏书,就将李勣“夺哀还官”。李勣在并州十六年,知人善任,
向朝廷推荐了不少的人才,其中,张文瓘到唐高宗时期做到了宰相之位,唐太宗这样赞扬李勣在并州的政绩,“隋炀帝不懂得任用良将戍守边防,
只知道动用老百姓大修长城,现在我任命李勣镇守并州,突厥不敢南下而牧马,岂不胜过修筑长城百倍”。公元641年,李勣升为兵部尚书,加封英国公,
他还没到长安赴任,漠北薛延陀真珠可汗就纠集同罗、回纥等部落,领兵二十万,直扑大唐边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