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大唐将帅17】-第3/3页

加入书签
    愿意与他同生共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爆发了,秦叔宝跟随李世民诛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皇储之位,

    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秦叔宝拥戴有功,成为李世民的首功之臣。秦叔宝拜左武卫大将军,得封邑七百户。自此,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塌,

    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

    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秦叔宝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唐太宗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叔宝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战马、长枪、骠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叔宝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

    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

    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将军金甲尉迟敬德

    “三鞭换两锏”的故事在民间耳熟能详,三鞭指的是尉迟敬德,两锏指的是秦叔宝,对照历史,才发现尉迟敬德的兵器不是鞭,而是马槊,槊就是长度超过一丈八尺的矛,秦叔宝的兵器也不是锏,

    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这杆长枪曾长期陈列在大唐帝国的大殿上。尉迟敬德墓碑1971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县烟霞乡烟霞新村,

    1975年放入了昭陵博物馆,墓志铭是由颇有恶名的许敬宗撰写,细查历史,原来许敬宗的儿子娶得是尉迟敬德的孙女,与尉迟敬德还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碑文共有四十一行,每行八十七字,收入了当中,碑文回顾了尉迟敬德叱咤风云的一生,让人扼腕,让人起敬,让人叹息。

    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宫中闹鬼,大唐皇帝寝食不安,时常午夜噩梦,有朝臣进言,“派大将守门,一定可以赶走恶鬼”,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戎装披挂,彻夜守护在宫门两侧,唐太宗果然能够高枕无忧,但长期劳动两位将军守门,皇帝于心不忍,就让画工把两位将军的英武形象绘制在宫门上,传到民间,渐渐演变成年画中的左右门神,

    白脸将军就是秦叔宝,黑脸将军就是尉迟敬德,附会在尉迟敬德身上的传说也愈来愈多,与戏曲当中的情节两相对照,尉迟敬德的真实人生同样精彩万分,称得上是波澜壮阔、水起风生。

    尉迟敬德,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生于北周静帝大定五年,死于唐高宗显庆三年,他长期担任李世民的亲卫队统领,冲锋陷阵,勇猛绝伦,

    屡次在千军万马之中单骑救主,谱写了初唐统一战争中最传奇的一幕,但在一开始,他不仅不是李世民的心腹,反而是与李世民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的对手。u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