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征战天下】-第2/4页

加入书签


    这让我困惑了很久。

    如果就此跳过去,按照大众的方法,平铺直译,也行,毕竟,现在大部分人都流行这一方式。不过,这样子恐怕连自己也说服不了,毕竟,我只集中在军事一方面,如果连仅仅这一点都不严肃、不认真,那干脆做个太监贴得了。

    于是,便费了一番时间去寻找相关佐证,皇天不负有心的我,还真让我找到了,而且来源绝对正宗,不是野史,不是。

    自契丹起兵反唐以来,唐军除了张九节曾以敢死之士小规模反击过李尽忠从而取胜之外,其余全是败绩,无论是张玄遇的“二十八将大军”,还是梁王武三思的榆关道大军;无论是王孝杰的

    清边道大军,还是建安王武攸宜的“天下令”大军。均是战无不败!

    特别是拥有真材实料的张玄遇和王孝杰的主力军的全军覆没,使得唐军的士气降低到了低谷,以至于唐人现在是闻契丹而色变!

    面对危局,苏宏晖知耻而后勇,率领唐军战胜了恐惧,浴血奋战,明知结局必败,却义无反顾,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虽败犹荣!

    现在的唐军,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挽救颓废的士气了。

    虽然古人没有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细节,但是,我相信,当苏宏晖初闻王孝杰兵败时,他确实怕了、畏缩了,连王孝杰都被击败而殉国。那我苏宏晖肯定更不是契丹的对手。

    面对如此情势,仓促之间。人,肯定会胆怯。这是人之常情!

    难能可贵的是,苏宏晖从最初的恐惧和慌乱中镇定下来之后,最终选择了迎难而上,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确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至少,武则天的侄子、建安王、“天下令”大军主帅武攸宜就做不到。

    远在渔阳的武攸宜听闻王孝杰全军覆没,大为震惊!明明手握重兵,却畏缩原地,不敢出击!

    既然你不敢出击,那你就在家里好好歇着吧。

    孙万荣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挥兵杀入河北道,兵临幽州。

    渔阳跟幽州距离近得很!

    所以可以说,孙万荣此举是甩了武攸宜一记响亮的耳光!

    被甩了耳光的武攸宜总算动了,象征性派了几支小分队前去反击,结果可想而知,全被孙万荣给歼灭了。

    此后,武攸宜就按兵不动了,不敢动!

    于是孙荣玩就放心大胆地攻克了幽州,一番杀掠。扬长而去!

    这就不光光是甩武攸宜一记耳光的事儿了,简直就是朝武攸宜脑袋上撒尿!

    士可杀,不可辱!

    武攸宜不要脸,可是武攸宜手下还是有人要脸的。

    此人就是清边道行军大总管总管府参谋陈子昂。武攸宜,你也太窝囊了,你丢自己的脸没问题。可你不能把大唐的脸一起给丢了啊。

    气愤至极的陈子昂找到了没用的武攸宜,对他说:“陛下发天下兵以属大王。安危成败在此举,安可忽哉?”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可是畏敌如鼠的武攸宜还是不敢出击。

    忍无可忍的陈子昂最后说“予我一万精兵,我必能击败契丹,擒获孙万荣!”

    能够把一个书生给逼到这等地步,可见武攸宜窝囊到了什么程度。

    且不说陈子昂有没有能力击败契丹,但是这份勇气,就是武攸宜所不能比拟的。

    这份勇气,也正是唐军最需要的。

    最终,武攸宜还是没有答应陈子昂的请求。

    在此后的数日内,陈子昂有连续多次向武攸宜进言,希望他能够不服圣上所托,安抚其讨贼安邦的大任。可惜,武攸宜不但听不进去,而且还不想听了。

    索性,将陈子昂由总管府参谋降职为军曹。

    陈子昂接连收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渔阳的蓟北楼,慷慨悲吟,诵出了一首千古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言语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孤独苍茫的落寞情绪,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