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大唐帝国】-第3/4页

加入书签
    王世充在战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例如:借周公之言打李密,找和李密长的像的人,埋伏伏兵,作战前思想动员……而这些李密都没有。失败让王世充成长,胜利让李密退后。

    一个流氓战胜了一个书生。只是目前,在接着往下看,你会发现王世充和李密如出一辙。但是从总体上卡,李密比王世充更能陪的上那个“雄”字。

    李密的结局李密在长安的日子过的并不舒心,他本以为李渊会让他当宰相那样的大官,然而事实却是,李渊封他为邢国公、光禄卿。光禄卿是个什么官呢?光禄卿是管理宫廷宴会的,九卿之一,品级不低,这个工作要是让别人干,会很高兴,让李密干,李密感觉有点不长脸。毕竟咱曾经是天下第一诸侯,你现在让我伺候别人吃饭,别人坐着我站着,别人吃着我看着。

    看来李渊还对李密的事耿耿于怀,今天你好不容易捞我手里了,我得好好整整你。李渊表面上对李密客客气气的,兄弟长,兄弟短的,而且把自己的表妹嫁给了李密。但是李渊手下的人对李密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本来李密就是在中原混不下去,来关中混口饭吃的,李渊手下的那些掌权派还认为曾经作为天下第一诸侯的李密肯定富得流油,没事就来打打秋风,还带点小话,例如:不给钱,我就告诉皇上你谋反。这不就是**裸的敲诈吗?

    对于这种行为李密很气愤。但是气氛是没有用的,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今天李密给了这个。明天又来了那个,慢慢的李密把带来的家当都送出去了。还外带不少外债,即使这样,那些当权派也没有放过李密,还是三天两头的来一趟,他们把李密当成取款机,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种。

    李密越想越气愤,气的流出了浑浊的泪水,我容易吗?做为曾经的天下第一诸侯让你们这么欺负,李密回想起曾经率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日子。李密非常的怀念,他还想再过过那样的日子。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李密找王伯当发发牢骚,王伯当可以说是李密唯一的一个朋友,王伯当对于李密所处的环境也很气愤,但是他也没钱,也帮不了李密。看着王伯当只能听着自己发牢骚,而全无对策,李密很失望。哎,伯当的胆子变小了,智商也下降了。

    李密知道现在的自己,和一无所有时一样。谁也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但是他不明白的是,他现在的心已经不如一无所有时那么平静、那么淡定、那么坦然。

    听见徐世勣拒绝投降王世充的消息。李密一阵落寞,一阵惊喜。落寞的是自己看错了徐世勣。惊喜的是他终于发现徐世勣才是真正可靠的人,甚至比王伯当还可靠。

    李密想重新回到中原。和徐世勣联手,再一次加入群雄逐鹿的游戏,即使失败也好比在这里伺候别人吃饭要强。要想回到中原,首先要得到李渊的同意,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李密还不敢太嚣张,他向李渊建议自己回中原招降徐世勣等以前的部属,经略洛阳。出乎李密意料的是,李渊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虽然有的大臣不同意,但是李渊力排众议,我相信我这个兄弟。李密和王伯当走在重回中原的路上,心情很好,李密相信走到伊州,他就安全了,因为伊州在他的部将张善相手中,但是走到稠桑出问题了,李渊突然下诏让李密回长安。

    李密感觉到李渊对自己起了疑心,他决定拒绝李渊的命令,但是王伯当不同意,王伯当认为既然已经归顺了唐朝,就是大唐的臣子,要忠君爱国,就要听从李渊的命令。对于李密准备回中原东山再起,明显是反叛唐朝的行为,王伯当更加不同意,然而无论王伯当怎么劝说李密,李密都坚定的认为,即使是死也不能再回长安伺候别人吃饭。

    王伯当无可奈何,最后说了句:“要是这样,咱们一起去死吧。”李密很惆怅的说:“李密还是当年的李密,王伯当已经不是当年的王伯当”。王伯当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在心里下定决心,我不会背叛你的,即使所有人都背叛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