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起义】-第3/4页

加入书签
    抬头看到对方后,李密连忙下牛,施一拜礼:“见过越公,晚辈李密见礼。”来人隋朝越国公杨素,此人曾经平陈国,静江南,驱突厥,战功卓著。还有废立之功,实是大隋帝国第一大臣。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第一大臣要加一个副词来修饰:名义上。其原因是杨老虽然劳苦功高,但生平自视忒高,据总结他生平只服三人,除此三人之外,杨素素来是鼻孔出气,眼白扫荡。

    皇殿广不在此三人之列。不把皇帝当干部是不行的,杨素被架空了起来,位高而管不了事。要不然,大隋唐疆域广阔,子民从多,辅政大臣日理万机都来不及,那有闲情跑到这野外偶遇李密。如果说李密是自动辞职的话,杨素算是停职不停薪。当下,两个社会闲散人员就在路边讨论起汉书来,经过一番探讨,杨素深叹此人是少年英才,遂热情邀请李密先放下寻师一事,到家里详谈一下。

    杨素位极人臣,平时就是拿着帖子抬着银子求进杨府都不可得,何况现在杨素亲自邀请,李密当下应承,调转牛头。李密的人生就从这里转了一个大弯。很多年以后,李密曾经问过自己,如果没有碰到杨素,我就会老老实实拜师学文化,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学出名气,杨广说不定还会将我请回来安排个宰相干干。

    这该是一个完美的人生,但上帝素来喜欢悬念,他老人家是不会满意这样按部就班的安排。

    李密还是第一次踏进杨府。虽然早就听说杨素的宅第装修档次很高,但亲眼见过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家顶多叫窝。自己也是贵族,但贵族比贵族还是气死人啊。

    正在思忖当中。杨素笑呵呵的打断了李密的思绪。将一个刚认识的年轻人请到家里来并不是明智之举,杨素先生晚年颇好色,家里很多年轻姑娘,年轻人跑到家里来很不安全。

    以前杨府就发生过外来少年勾搭杨素小老婆的事故。杨素虽然大方,没有追究,但应该不至于犯同样的错误。大概一是李密长得安全,二来,杨素有将李密请进来的需要。杨素将李密请到家里来,不像今天有人买了新房。一定要让朋友来参观其豪华装修。

    也不全是为了跟李密交谈,而是为了他的儿子们。“玄邃,让我为你介绍一下我的几个犬儿。”杨素招呼道。李密字玄邃,杨素向来狂放不羁,就是对同僚,也有直呼其名的,对李密一个晚辈却称字,可见其重视,又称字不连姓。以示亲近。

    不一会,数个二十上下的男子被叫了出来,一看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模具是杨素。向儿子们隆重介绍完李密。杨素对着这一群搞不清状况的二八青年们大喝一声:“李密识度超凡,你们都不如他!”李密照例准备谦虚,刚要开口。却发现不必了,因为对面有一人露出不屑的表情。

    于是。李密将冲到口中的“那里那里”又咽了回去,离椅面半个蹲位的屁股又坐了回去。挺直了腰结结实实受了杨素这一回表扬。杨素为儿子们找了一个可以亦师亦友的人,很多年以后,他的这个安排也发挥了作用,但儿子们听不听就是另一回事了。从此以后,李密成了杨府的座上客。顺便提一句,李密回去后,没忘记继续寻找包恺,好在包恺名声在外,并不难寻。

    李密顺利投到包恺门下,史书记载,李密这个插班生后来居上,学习成绩竟然成为包恺门生的第一名。

    包恺有门生数千。学习之余,李密也常到杨素府上拜访。杨素并不常在家,于是,李密便经常跟杨素的儿子们厮混一起,杨家的儿子还是比较听话的,把李密当成半个朋友半个老师对待,但一个人除外。此人是杨素的长子杨玄感。

    据记载,这位杨少爷小时候被人称为痴儿,但杨素对自己制造的产品有信心,每次极其认真告诉亲朋好友:“我这个儿子不痴呢。”

    杨玄感确实不痴,只是发育慢了半拍,长大后,身体智力各方面都赶了上来,平时爱好读书,也没有忽视骑射这样的体育锻练,生性慷慨大方,朋友很多。但就是对李密不感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