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战争打响】-第2/5页

加入书签
    不可轻易与西军决战,等待宇文泰上当将主力集中到蒲坂一线的时候再全力出击潼关,所以窦泰一直在潼关外围活动,他一点也没有察觉西军的动静,根据斥候和细作的报告,他以为宇文泰一直驻军广阳观望。窦泰行至马牧泽,宇文泰突然杀出,一方有备而来,一方猝不及防。

    窦泰仓促间打算靠山列阵,但还没来得及摆好队形,宇文泰一声令下,李弼、怡峰一马当先冲向东军,西军骑兵掩杀过来,骑兵作战如果没有阵型,不用敌人进攻,仅仅是己方战马间的碰撞践踏也要命,东魏军一触即溃,窦泰见大势已去,为避免被俘受辱,横刀自刎,万余东魏将士扔掉武器做了俘虏,只有军司杜弼等几个文臣在后队,见势不妙早早开溜躲过了一劫,几个人跑到弘农,被驻守在弘农的东魏大将刘贵锁住押送晋阳听候高欢处理。

    窦泰自邺城出发的时候,城内风传一个叫惠化的尼姑作谣“窦行台,去不回”,也有人说曾经在半夜三更看到御史台来了数千红衣使者扬言要“收窦中尉”,大家目做风言风语,至此应验。

    在窦泰中伏的时候,高欢仍然在河东观望,他期待着宇文泰跟自己隔河对峙或者渡河来战,然而,他失望了,一连几天过去,黄河西岸仍然见不到西军的影子。

    黄河冰薄无法承载骑兵渡河,而依靠冰面上搭起的三座浮桥肯定要花费不少时间,高欢不想渡河的原因在于他顾虑到倘若前军受到宇文泰的攻击,后军根本无法接应,而这一点早就被宇文泰看透了。

    事实上。正如宇文泰所料,没有窦泰大军的确切消息或者宇文泰率领的西军的确切动向。高欢根本不敢渡河,等窦泰失利的消息传过来。高欢如当头一棒,这才知道中了黑獭的计了,不禁叫苦连天,窦泰是谁,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和自己的连襟,窦泰的死让高欢如丧考批,但高欢很快冷静下来,立即下令拆掉浮桥全线撤军。

    已经晚了,宇文泰率得胜之师冲杀过来。为了保护大军撤退。东魏军殿后的猛将薛孤延一日之间砍折了十五把大刀,要知道东魏军的军刀由著名冶炼专家綦母怀文研究打造的宿铁刀,可以连续斩透三十重甲,由此也可见战斗之惨烈。

    小关一战,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李弼功劳最大,宇文泰将自己的坐骑和缴获的窦泰甲胄一并赏赐给李弼。高欢败走后,洛州也传来消息,上洛失陷,泉企父子被俘。上洛是关中的一道门户,倘若高敖曹继续进兵,长安已经无险可守。

    宇文泰并不紧张,他断定在窦泰授首高欢退走的形势下。高敖曹断不敢孤军深入。高敖曹是东魏三路大军中打得最顺利的,虽然一路上麻烦不断,但高敖曹的汉军出自绿林。是一支由豪杰、强盗、大侠组成的超级兵团,对付地方土豪武装可谓游刃有余。所以高敖曹一路过关斩将顺利杀到了上洛城下。

    泉家军在刺史泉企父子的率领下顽强抵抗。泉企当年抗击萧宝夤叛军,以功升左将军、淅州刺史。后转为东雍州刺史,在州期间打击豪强,令华阴诸杨不敢有任何异动,一时境内恶霸敛迹,州境转宁。

    泉企性又清约,分毫不取百姓,甚至吃的米都从家乡上洛运过来,这样的官少见,因此东雍州吏民无不感恩戴德。梁朝魏兴郡与洛州接壤,当地豪强上表请求归附,朝廷以泉企民望高所以升泉企为行台尚书进行招抚。

    孝武帝元修以泉企为洛州刺史、都督,托付山南之事。元修西奔,高欢下潼关,泉企遣其子泉元礼率部曲五千北出大谷,通关以东州郡大部分落入东魏之手,唯独上洛高欢没敢轻易招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高欢不愿意做,但高欢虽然没有出兵,却不断派人到洛州招诱和煽动上洛的不安定分子,上洛另一个豪族杜家积极响应,同时泉家人也分裂为亲西的和亲东的两部分。

    此次,高敖曹督军前来,洛州豪强都督泉岳、泉猛略及杜窟等计划反水迎接东军,泉企发觉后果断杀泉岳等人,杜窟逃脱投奔高敖曹,高敖曹以其为向导杀到上洛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