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结局】-第2/3页

加入书签
    此举委实太过夸张,毛谥等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一个大魏王爷,忽然要与手下的大头兵们搞江湖上的结义,这事简直匪夷所思。要知道,若按鲜卑旧制,主将跟手下将领的关系就是主奴关系。

    平时不念佛临时抱佛脚,会管用吗?

    毛谥等人不但没有受宠若惊的想法,相反,他们内心更加忐忑不安了。

    因为,朝廷怀疑元渊要造反的消息早已在军中流传了很久。

    事与愿违,元渊的这个举动没有救到自己,相反,连毛谥都怀疑元渊真要造反了,虽然元渊并没有要求大家跟他一起造反,可是如果没事你结什么盟?

    不是每个人都想做反叛,碰巧毛谥就不愿意造反。

    毛谥偷偷离开大营跑到定州向杨津告密,既然元渊反状已显,杨津也没有什么顾忌了,命毛谥带定州军讨伐元渊。

    作为对大魏朝忠心不二的宗室亲王,元渊真的不想跟政府军翻脸,自己人打自己人说不过去。

    打不得就只能逃了,他要回洛阳向朝廷辩白,于谨回趟京城都没事,自己只要回去了,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元渊带左右亲兵匆匆忙忙离开定州,走到博陵一带的时候,恰巧遇到葛荣的大队巡逻兵,葛荣军将他们包围了,元渊被活捉,后然被送到叛军大营。

    元渊北征大败破六韩拔陵,又曾上书为六镇人争取利益,所以元渊在代北武人眼里一直是亲王中的大英雄,享有很高的威望。

    葛荣军队以六镇人为主。

    所以。听到元渊被擒的消息后,叛军大小头领们一片欢腾。有些人再次预谋要立他为主,但是这些言行触犯了葛荣的忌讳。一不做二不休,为免除后患葛荣直接将元渊杀掉断绝了众人的念头。

    元渊的灾难仍然没有结束。

    光荣牺牲的元渊在大魏朝没有获得烈士的待遇,相反,朝廷将其定性为反叛连家也抄了。

    原来,尽管元渊被敌人杀害,城阳王元徽仍不愿意放过老对头,他封锁了元渊英勇就义的消息,在胡太后面前诬陷元渊投降了叛军,胡太后一怒之下下令追究元渊的刑事责任。亲族连坐,于是元徽将元渊家抄家并霸占了他的妻子,总算把元渊曾经给自己戴的绿帽子还了回去。

    受元渊牵连的还有怀朔镇将杨钧的儿子杨宽,杨宽在怀朔城破后跑到柔然避难,后来随阿那瑰南下,破六韩拔陵败亡后回到洛阳。

    杨宽的哥哥杨暄一直跟随在元渊左右,这次同元渊一起遭葛荣杀害。

    元渊同杨宽关系一向很铁,所以元徽担心杨宽为亲情为朋友一定会为元渊出头,为了消除后患。元徽索性将杨宽定为同案犯一并治罪。

    杨宽的另一个好友长乐王元子攸时为侍中,听到消息后立即通知了杨宽,并将杨宽藏在自己府内。

    杨宽就这样捡了一条命,后来遇到朝廷大赦才被免罪并重新启用为宗正丞。

    对于元渊的遭遇。很多人知道他是冤枉的,但碍于元徽的权势没人敢为他说话,只有广阳王府属吏宋游道大为不平。他锲而不舍地代元渊申冤,最后终于使得元渊壮烈牺牲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迫于舆论压力。元徽只好放过了元渊一家。

    从前,广阳王曾经梦见自己身着衮衣倚在槐树上。善于解梦的杨元祯告诉元渊这个梦预示着他将会做到三公。然而,杨元祯的话只讲了前半截,后半截是要加上定语“在死后”。

    后来,元渊被封赠为司徒公。

    元渊败亡后,他曾经战斗过的恒州也陷落了,朔州叛军在鲜于阿胡的率领下跟恒州城人内外勾结占领了平城,恒州刺史元篡逃到了信都。

    城破后,贺拔允兄弟力战脱身,但三人失散了,贺拔胜逃到肆州,为刺史尉庆宾收留。贺拔允和贺拔岳跑到并州,正赶上秀容契胡大酋长尔朱荣在招兵买马,两人便投奔了尔朱荣。

    尔朱荣久闻贺拔兄弟的大名,对哥俩非常重视,他尤其欣赏贺拔岳的谋略和见识,把贺拔岳视为谋主,以其为别将,不久又升为都督。

    一支足以撼动大魏朝基石的力量正在崛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