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知县与柿饼-第3/3页

加入书签
    秋收之后,顾家的伙食有了改善,月余能吃上回肉,几个孩子颊上都丰盈了许多。顾乐脸上也长了肉,他个子长得极快,如今已经同顾秀儿一般高,在顾秀儿的不断努力下,顾乐终于习惯饭前洗手了。顾乐一双手极好看,指节分明,皮肤白润。顾秀儿有些好奇,有这样一双手的顾乐,那黑黢黢的脏污下,究竟藏着怎样的一张脸,每逢此时,心中都有些隐隐作痛的感觉。似乎知道些什么,可是真的又什么都不知道。

    到任三日,孟仲垣的痢疾可算有了好转,几乎是在床上昏迷了三日。孟仲垣醒来的时候,书童阿星不在,见着圆桌上摆了一盘果点,便抓了一块来吃。入口味道甘甜,颇有嚼头,倒是挺好吃的。又拿了一块胡乱塞进嘴里,阿星却推门进来,夹带着一阵北风混着风雪。阿星见孟仲垣醒了,“大人,你醒了。”把手中的油伞搁在墙角,抖了抖身上的雪,“大人,这青州就是与咱们江州不同,入冬才几天,今个儿就下雪了。”

    阿星转眼看着已经空了一半的果盘,“大人,你爱吃这柿饼?”

    “这是柿饼?入口甘甜,齿颊留香,确实好吃。”

    阿星笑了笑,“入冬之后,新鲜蔬果就不见踪影了。杂货铺里的果脯糕点,我都买了些来吃。他们北方人做吃食就是有些粗粝,那些杏干,梅干的,炮制中不知道是加了什么,有些走味儿。这柿饼滋味尚佳,想来大人喜欢吃甜食,就买了半斤。”

    孟仲垣坐在凳子上,喝了口热茶,“确实好吃,再买两斤来吃。”顿了顿,“再买三斤,给江州家里寄去。”

    孟家是江州的大族,江州地区,近半数人姓孟。孟仲垣这一支更是孟姓的本家,在族中身份格外显赫些。雍国尚文,这门第之事,常常作为士大夫们互相攀比的资源。

    雍国有三大家族,一是信州巨贾王家,二是凉州罗家,三是江州清流孟家。有俗谚,

    王家盆满钵也满,老鼠个个如小猪;

    罗家道人胜神仙,上可搬山下卸岭;

    株江孟家最清流,本朝大夫有八九。

    这俗谚说的是,王家世代巨贾,家里富得流油,连偷吃米面的老鼠,都胖的跟小猪一样。罗家出了许多方外之士,在凉州之地,据说可以活死人,肉白骨。而江州孟家,本朝在朝为官的士大夫,十位有八九姓孟,这个说法有些夸张。十之三四倒是有的。

    孟仲垣虽说是孟家本族的,却是个旁出的庶子,备受嫡子欺辱。加之相貌丑陋,被视为不详,极不招族中人待见。如今年纪轻轻,就得了实缺,族中人都笑话他是走了****运。然而孟仲垣却知道并非如此,今岁中正官在各地揪出了不少贪官污吏,有达州连斩十八县之说。朝廷这是要变天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雍国自雍武烈帝陈厉建国,追封其父陈洵为雍文帝,而后经雍昭德帝陈昌,藩王陈达之后,如今当朝的,是昭德帝九子,陈堂。当今圣上,有十六位皇子,十九位公主。

    孟仲垣无党无派,如今因为机缘巧合补了松阳县的缺儿,这眼下就有一个问题,为官自然要闻风而动,不小心站错了队他日就是灭顶之灾。

    思及此,孟仲垣出了神,阿星买了柿饼回来,他方回神,开口问道,“这柿饼是个稀罕物件,莫非是本地特产?”

    阿星恭敬回话,“禀大人,这柿饼,听说是松阳县辖下顾村一户姓顾的人家做的。”孟仲垣没再多言,阿星却又补充道,“大人,你可记得,去岁殿试那位与您一同高中的顾继宗顾大人。”

    “你说的可是那位中了第七名的青州人,顾继宗?这柿饼,莫非是他家人做的?”

    阿星敛目,“小的去问过了,却是这顾举人家。”甫一说完,孟仲垣手中的杯盏已经让他给捏碎了。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