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午饭后,趁着住院部稍微安静下来的间隙。
韩向阳迫不及待的来到肿瘤科病区病房。
高登山住在三零九病房,是个三人间。
不过目前只住了两个患者。另外一个患者是邯阳本地人,一个五十岁的妇女,每天过来查房打针吃药,完了溜达回家。
病房没住满,也方便了高登山的陪床家属。
韩向阳推门而入时,高登山两夫妻各睡一张床,背对背,除了中央空调的微声,显得异常安静。只不过,两人都睁大无神的眼睛,目光毫无目的的漂浮。
面对房门的妇女首先发现韩向阳,目光霎时放亮,挣扎着爬起来,语气恭谦:“韩医生来了,孩子他爸,韩医生来了……”
高登山微微转身,目光依然空洞得令人心悸。
“不用起来,躺着就行。”韩向阳打开随身挎包,拿出一只脉诊包,搁置在高登山的病床上上,“先把个脉!”
要说病人的各项检查治疗和影像结果,他看了不止十几次,但替肝癌晚期患者把脉的机会难得。
中医的每一次诊治,都是一种提升和领悟。
治病救人且不说,他得到的经验和过程,特别是成功的过程,殊为难得。
妇女摇动病床下方的把手,高登山的身子随着病床后半部抬起而立了起来,缓缓伸出枯瘦干瘪的手臂。
古人描述切脉时,说医者应当“如临威虎,如履薄冰”,就是说切脉时要心静、专心。只有心静,心气收敛,才能感受到脉象的细微变化,才能在脉搏变化中体会人体五脏各自的状态,体会五行在人体的生克乘侮,这样把握病机才能丝丝入扣。
临床中,但凡一边切脉,一边同周围同事和病人聊天的医家,其所切之脉,多为假象,未能掌握脉学之精髓。
要说把脉,韩向阳十六岁就开始接触。
那年暑假,他好奇的看了几次洪加仑在家里替朋友切脉,遂把病情说得一丝不差,大感神奇。
于是对洪加仑说,他也想学把脉。
洪加仑付之一笑。
无奈师母一旁点提了几句。
也就是那个十六岁的夏季,他开始脉法练习,练习手指的敏感度和医者的心静程度。
他知道了,什么叫“指下无感,如切树皮;心中浮躁,难辨细微。”
初练习时他需要轻闭双眼,才能更好的凝神静气,体会入静之感:那种万籁俱寂,唯脉有声。到了大一时,他的心气收放自如,可以在短时间把自身喷薄的情绪收敛下来。
可以说他的气质改变,温雅有序,就源于练习诊脉,同时也能使自己心气下交于肾,达到强身健体之效。
洪加仑把脉法,总结为五步,达三步者,再研究脉学则非常容易。
五步概括为:“金”、“革”、“羽”、“水”、“气”。
韩向阳大学毕业时,堪堪达到脉法练习第二步“革”: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柔软的皮革或海绵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下血管搏动的感觉。
此为第二步,有些难度,但如果修炼到位后,基本没有摸不到的脉象。
当初韩向阳在大学里一直是脉法第一,甚至一些青年老师也甚有不如。
但是,距离传说中的“羽”“水”“气”后三步,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三分钟后,韩向阳缩手。
脉诊结束!
系统“叮咚”一声,“宿主请接收第一剂汤药:本方用于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消癥。药物组成:党参12g,当归9g,黄芪12g,白芍9g,三棱9g,莪术9g,醋柴胡9g……??
方解:本方以党参、当归、黄芪、陈皮、白芍益气养血;三棱、莪术、柴胡、桃仁、木香、水红花子、川楝子、香附、枳壳、水蛭、青皮等行气活血化瘀;炙穿山甲片、生鳖甲、半枝莲、蜀羊泉、石打穿等解毒消癥软坚;炙甘草调和诸药。
韩向阳看着系统界面上储物栏出现的一个个药材,眼现震惊之色。
哪怕系统提供的药材大多是市面上普通的药材,但市面上的药材大多是人工养殖的,而他看得出,这些出现在他眼帘的药材全是野生的,而且品相上佳,色泽度饱满度,非常罕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