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蹭饭,蹭饭

加入书签


    第五百零五章蹭饭,蹭饭

    “位置呢?”王耀把做好的菜放到桌子上,转头问郑晶晶。m.手机最省流量,无广告的站点。

    “在这里。”郑晶晶翻了条短信出来给他看。

    “几点开始?”王耀记下地点又问道。

    “还有半个多小时吧,你现在去应该能赶上。”郑晶晶看了下时间“何乐哥也刚上路。”

    “你告诉他我去了吗?”王耀问道。

    “告诉了,不过他本身也要去,也收到了邀请。”郑晶晶打量了下王耀“你要不要换套衣服?”

    “就这样吧。”王耀低头看了看。

    “稍微正式一点,那件黑金衮服呢。”郑晶晶说道。

    “你去哪啊?”金泰然听声问道。

    “不告诉你。”王耀撇撇嘴“我回屋找点东西。”

    “他去哪儿啊?”金泰然好奇的问郑晶晶。

    “去凑热闹。”郑晶晶笑道。

    王耀回屋里找了一圈,好东西倒是确实不少,不过送什么都不太合适,因为他并不是受邀嘉宾,顶多算是蹭饭去的,送的太好太坏都会给徐峰带来麻烦,毕竟是以他徒弟去的。

    想了下,王耀灵机一动,找了张纸写了一副。

    华夏文化中,人的追求莫过于福寿双全了,所以送福送寿都是很好的寓意,这个宴会是寿宴,听说老寿星是古稀大寿,送正合适。

    用一百个不同形体的“寿”字所组成的图像,有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数种;也有在一个大”寿”字中再写上一些小“寿”字的。

    图像中的字体多为繁写,有篆体.隶书.楷书或几种字体混合兼用。经过不同形体”寿”字组合成的百寿图.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富丽堂皇、意蕴深长的感觉。

    它是古代中国民间对长寿理想的一种寄托。因此,它总是被人们排列得整整齐齐.书写得端端正正,并且带有一种朦胧的神秘主义色彩。

    在广桂地区有真实文物,一个叫做百寿镇的地方,郊外有一天然岩洞,洞高10余米、宽17米多,古称“夫子岩”,现名“百寿岩”。岩内有多处古代石刻,其中最大的石刻“百寿图”人称“国宝”早已闻名中外,已列为自治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相传这百寿图是由当时多个书法家历时多年共同创作的墨宝。

    而关于这座刻有百寿图的‘寿字岩’也有很很多历史遗迹传说记载。

    之所以成为世人尊崇的礼品,还在于它自身所特有的艺术价值。

    其中的100个“寿”字更是各有千秋、字体各异、无一雷同。就字的种类而言。有“高鼎“、“周鼎“、“汉鼎“、“鲁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书“等。几乎包揽了宋以前历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华夏书法史的演变图,直可看作中华文明史的一个缩影。

    ,从古到今,无论黎明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历来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上佳礼品;

    从宋代以来就已作为稀世之珍,广为传颂,众口皆碑。虽然古代交通极为闭塞,但历代达官词客仍然竞相游览观瞻。

    自南宋以来,历代均有专事拓印的作坊久盛不衰。朝臣显贵,书香世宦人家,百姓士庶都为拥有一幅而自豪。一旦得到一幅,悬挂中堂,顿然门庭生辉,宾客盈、门争相观赏。

    所以送是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就是可以扯着启功先生的虎皮,顺道帮徐峰在宴会上赚些面子,还能化解自己‘蹭吃捣乱’的尴尬。

    王耀模仿启功先生的笔法,写了一副‘百寿图’也来不及裱了,准备就这么热乎着拿过去。

    披上外氅王耀把放在袖袋子里,出了房间,发现屋里多了一个人,一身笔挺西装,头发梳的油光水滑的何乐正在被围观。

    “何大哥,你怎么来了?”王耀有些惊讶。

    “啊,小耀。”何乐笑道“西西说你准备送我个大礼,我就迫不及待来抢了,哪儿呢?”

    “那你先载我一程。”王耀笑着说道。

    “那美女们,我们先走了,晚点请你们吃饭。”何乐对着金泰然等人摆摆手,跟着王耀出去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何乐哥哥啊,果然是顶配高富帅啊。”金泰然转头对郑晶晶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