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衣同社-第2/3页

加入书签
    “你当是积木啊,说组就组。”郑西西捏了捏王耀的脸颊“团员工资,开销,行头什么的不要钱啊。”

    “不管,我要组个自己的剧团。”王耀拍案而起,满脸坚毅,吓了郑西西一跳。

    启功先生也愣愣的看着王耀,随后笑出声“你这是想法是好事,我支持你,梨园行有一句话,一个角能养一个团,你准备怎么成角儿?”

    “我回去把本子再磨一磨,在杭城先演几出,要是戏能成,我就来京城演。”王耀笑道。

    “越剧?”启功先生微微挑眉。

    王耀点点头。

    “猛龙不过江。”启功先生摇摇头“越剧想北上不容易。”

    “嘿嘿,这年头大家都不懂戏,我唱什么他们听什么。”王耀轻笑“只要我唱的好不就行了?”

    启功先生愣了下,琢磨了一下“好像不无道理,戏带人,然后人带戏。”

    “您给起个名字?”王耀笑嘻嘻的问道。

    “这撇。”启功先生无奈。

    王耀狗腿的已经开始研墨了“您起了个名字,这撇了嘛,对了,我还简直说书,您给起个中和一点的?”

    “要不要唱二人转?”启功先生轻笑打趣。

    “不了,不能跟赵大哥抢生意。”王耀笑了笑。

    启功先生想了想,拿起笔润了墨,郑西西很有眼力见的铺上了宣纸。

    启功先生看着王耀和郑西西配合默契,轻笑出声“你们两个倒是配合默契。”

    “您想说狼狈为奸吧。”王耀笑道。

    启功先生笑着摇摇头,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

    ‘衣同社’

    看见这三个铿锵有力的字,王耀微微挑眉。

    “本来想写班的,想起那都是老黄历了,就换成了社,现在挺流行的。”启功先生笑道。

    “这,还真容易让人联想到青衣社啊。”王耀摸了摸鼻子“衣同,这我得想想是个什么典故。”

    “你想吧。”启功先生笑呵呵说道“想到了算我输。”

    王耀捏着下巴皱起眉,郑西西也蹙着眉帮忙一起想“会不会是里的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耀眸子一亮,瞄了眼浅笑不语的启功先生“看来不是,这典故太悲催了不吉利。”

    是一描写秦**风的歌曲,歌颂的袍泽之情,和爱国精神,寓意是很好,但是创作背景确实有些悲惨。

    是一周朝末期,春秋开启周朝统治动荡,军阀割据,这时刚好犬戎入侵,各位诸侯放下内战同仇敌忾抵御外敌的背景,那一战也是惨烈,直接影响了周朝灭亡。

    虽然这歌积极向上,寓意也很好,但是创作背景是有些不妥,虽然跟现在戏曲的情况很像,不过取名字这种事情,一定得讲究一个好兆头。

    王耀苦思冥想半天,还是想不出来,脸有些烫,亏他还自诩饱读诗书,尴尬的问道“先生,何解?”

    郑西西也眨着大眼睛,满眼好奇。

    启功先生笑了笑“知道自己的不足了吧。”

    王耀腼腆的笑了笑。

    启功先生再次起身,握笔写下五个字。

    ‘一衣带水吴越同舟’

    王耀眸子猛然一亮,露出笑容。

    这是两个典故。

    一衣带水是隋朝,隋文帝杨坚一统中原称帝,最后一个国家时陈国因为占有长江天险,与隋朝隔江对峙。

    后来隋文帝要出征陈国,问手下高熲有什么计策,高熲觉得长江对岸的陈国国主荒淫无度,而且不理朝政,迟早自己玩完,不需要出征,只要休养生息等着对面投降就行了。

    七年过去陈国果然哀嚎遍野,百姓苦不堪言,隋文帝杨坚决定出征,对高熲说“朕的百姓在对面受苦,朕怎么能因为被一条衣服带子一样宽的长江阻隔,就不去朕的百姓呢?”

    随后挥军十万拿下,攻陷陈国。

    这番话说的霸气至极,把长江看做衣带那么宽。后来人用这个典故来比喻自身强势,虽然隔着江河,但是也一样攻无不克。

    这句话近代最兴起的是跟东瀛的外交中,华夏一衣带水东瀛。

    第二句,吴越同舟。

    是指春秋时的吴越二国,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和歃血为盟的吴王夫差两个生死仇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