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一边吃着饭,一边问孙亚梅,“下午司令部的会议,他们有没有通知你参加?”
孙亚梅点头,“是闫参谋通知的。他本来是准备来敲长官门的,被我拦住,我把长官的交代告诉了闫参谋,他就让我参加了。”
“会上都说了些什么?”
“我做了一个会议记录,在我房间里,我过去给长官拿。”
“不用,你就给我说说重点。”
“那我就先说和长官有关的——”
“还跟我有关系?”沈言有些惊讶。
孙亚梅点头,“熊剑东在会上宣布把黄卫军原来的军法处改名为督察室,督察室主任一职暂时空缺,副主任一职由长官出任,军衔也准备提请升至上校。”
只是一想,沈言就想明白熊剑东这么做的意思。不管是“沈督察”还是“沈上校”,这两个称呼都和他在军统里的称呼吻合,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既然不能清除那就将它模糊掉。显然,熊剑东对沈言的处境是一清二楚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显示了熊剑东对他这支部队的掌控能力。
“还有什么?”沈言继续问道。
孙亚梅说道:“熊剑东另外设立了两个室和一个中队。两个室分别是,情报分析室和对外联络室,情报分析室的主任是闫参谋,对外联络室主任熊剑东是准备让我来当的,不过我说要考虑一下,暂时还没答应,那位置现在还空在那里。”
“没事儿,答应他。”
“那好,我明
天就去接受任命。”
“新成立的那个中队是什么中队?”
“叫特别勤务中队,编制人数包括军官在内一共200人,经费单列,人员从作战部队里选拔,等到检阅过部队之后,选拔就开始。”
虽然只是新成立了一个中队,可透露出来的却是,周佛海和李士群的矛盾在加深,已经到了彼此无法信任的地步,沈言猜测,新成立的这个特别勤务中队应该就是周佛海为自身的安全而建。
“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沈言问道。
孙亚梅答道:“还有就是,对苏州河南岸的封锁会在明天中午以前结束,具体什么时间视情况而定——这个消息是由日军宪兵司令部司令木下荣市亲自宣布的,熊剑东说,已经得到了周佛海的确认。”
沈言愣住了,他原以为日本人怎么也得将苏州河南岸的那几块区域封锁三到五天,没想到这么快就解除了封锁……日本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熊剑东有没有说日本人解除封锁的原因?”沈言问道。
孙亚梅摇头,“熊剑东也说不知道,看神情,他说的像是真的。”
想了想,沈言说道:“去把你做的会议记录拿来我看看。”
“是。”孙亚梅起身而去。
稍等,孙亚梅便拿着一个会议记录的专用本走了进来。接过递来的记录本,沈言翻开。
记录做得有条不紊,很是细致,但即便如此,沈言也没有从记录中发现是没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孙亚梅之前已经被孙亚梅讲过了。
会议记录的最后一页从沈言手里翻过,孙亚梅开口,有些犹豫,“长官,我能问问,南岸那边的行动是我们的人干的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
“不干什么,我……就是想知道。”
“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别的事情你就不要过问了。”
“可是长官,我现在没什么事情可以干,我是想……如果可以的话,下次再有行动的话,能不能让我参加?”
沈言一口回绝,“不能。”
“是长官,我知道了。再见长官!”孙亚梅起身敬上一个礼,然后走到桌前收走了收走了桌上的碗筷,离开了沈言的房间。
……
重庆。
自午后开始,不管是罗家湾十九号还是望龙门的湖南会馆,也不管是海关巷一号还是渣滓洞、白公馆,甚至四一农场,只要有军统人员在的地方,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袁伟!
自无线电取代八百里加急,千里之外的那些事情也就变成了它们好像就发生在你身边一样。不到中午,登载在上海各大报纸头版的通缉令,就在军统局内部开始流传开来,并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在传播,一同传播着的还有一条疑问——“袁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孙亚梅点头,“是闫参谋通知的。他本来是准备来敲长官门的,被我拦住,我把长官的交代告诉了闫参谋,他就让我参加了。”
“会上都说了些什么?”
“我做了一个会议记录,在我房间里,我过去给长官拿。”
“不用,你就给我说说重点。”
“那我就先说和长官有关的——”
“还跟我有关系?”沈言有些惊讶。
孙亚梅点头,“熊剑东在会上宣布把黄卫军原来的军法处改名为督察室,督察室主任一职暂时空缺,副主任一职由长官出任,军衔也准备提请升至上校。”
只是一想,沈言就想明白熊剑东这么做的意思。不管是“沈督察”还是“沈上校”,这两个称呼都和他在军统里的称呼吻合,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既然不能清除那就将它模糊掉。显然,熊剑东对沈言的处境是一清二楚的,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显示了熊剑东对他这支部队的掌控能力。
“还有什么?”沈言继续问道。
孙亚梅说道:“熊剑东另外设立了两个室和一个中队。两个室分别是,情报分析室和对外联络室,情报分析室的主任是闫参谋,对外联络室主任熊剑东是准备让我来当的,不过我说要考虑一下,暂时还没答应,那位置现在还空在那里。”
“没事儿,答应他。”
“那好,我明
天就去接受任命。”
“新成立的那个中队是什么中队?”
“叫特别勤务中队,编制人数包括军官在内一共200人,经费单列,人员从作战部队里选拔,等到检阅过部队之后,选拔就开始。”
虽然只是新成立了一个中队,可透露出来的却是,周佛海和李士群的矛盾在加深,已经到了彼此无法信任的地步,沈言猜测,新成立的这个特别勤务中队应该就是周佛海为自身的安全而建。
“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沈言问道。
孙亚梅答道:“还有就是,对苏州河南岸的封锁会在明天中午以前结束,具体什么时间视情况而定——这个消息是由日军宪兵司令部司令木下荣市亲自宣布的,熊剑东说,已经得到了周佛海的确认。”
沈言愣住了,他原以为日本人怎么也得将苏州河南岸的那几块区域封锁三到五天,没想到这么快就解除了封锁……日本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熊剑东有没有说日本人解除封锁的原因?”沈言问道。
孙亚梅摇头,“熊剑东也说不知道,看神情,他说的像是真的。”
想了想,沈言说道:“去把你做的会议记录拿来我看看。”
“是。”孙亚梅起身而去。
稍等,孙亚梅便拿着一个会议记录的专用本走了进来。接过递来的记录本,沈言翻开。
记录做得有条不紊,很是细致,但即便如此,沈言也没有从记录中发现是没有价值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孙亚梅之前已经被孙亚梅讲过了。
会议记录的最后一页从沈言手里翻过,孙亚梅开口,有些犹豫,“长官,我能问问,南岸那边的行动是我们的人干的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
“不干什么,我……就是想知道。”
“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别的事情你就不要过问了。”
“可是长官,我现在没什么事情可以干,我是想……如果可以的话,下次再有行动的话,能不能让我参加?”
沈言一口回绝,“不能。”
“是长官,我知道了。再见长官!”孙亚梅起身敬上一个礼,然后走到桌前收走了收走了桌上的碗筷,离开了沈言的房间。
……
重庆。
自午后开始,不管是罗家湾十九号还是望龙门的湖南会馆,也不管是海关巷一号还是渣滓洞、白公馆,甚至四一农场,只要有军统人员在的地方,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袁伟!
自无线电取代八百里加急,千里之外的那些事情也就变成了它们好像就发生在你身边一样。不到中午,登载在上海各大报纸头版的通缉令,就在军统局内部开始流传开来,并且是以最快的速度在传播,一同传播着的还有一条疑问——“袁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