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华中大决战九-第2/3页

加入书签
    加上特战一大队的队员们为大部队开辟了非常优越的前进场,因此部队在前进中,虽然艰辛,却也不失士气。

    寻淮洲这乘机将这次千里奔袭变成战训结合的任务,利用这难得的和红七师指战员们吃喝在一起的时间,抓紧一切时间,深入到红七师各团各营,指导战士们训练,可让红七师的全体指战员们兴奋死了。

    要知道,现在哪个部队能够得到寻总司令的亲自指导,那就是红三方面军最无上的光荣。

    这些天,小田甜和陈杰则在寻淮洲的要求下,每天都单独特训,走得道路可远比大部队艰难。

    好在经过了上次大别山区的特训后,两人都渐渐成熟了起来。

    在最艰难的地方,陈杰也只不过给与小田甜最基本的帮助。

    其余时间,小田甜都是独立完成特训。这让两人的本领能力更是大涨。

    就这样,寻淮洲率领着红七师日夜穿行在平均海拔达一千多米高的巴东山地里,执行着在别人眼里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乔信明率领的红十一师是在六日夜间赶到宜昌城外的。

    根据寻淮洲的电令,红十一师这支作战同样顽强、尤其擅长阻击作战的部队,在师长兼政委乔信明的率领下连夜在宜昌城下游秘密渡江。

    顺着红七师的脚印,在红七师接应人员的引导下,同样踏上了千里奔袭重庆城的历程。

    当寻淮洲率领红七师穿行在深山大川中的时候,华中大地上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天来,粟裕和王如痴率领着红三方面军内外军团大军,席卷了江西东南部,湖北大部和安徽南部地区。

    刘畴西、刘英等东南军区高级领导们则率领地方部队,纷纷进驻这些占领地区。

    同时东南抗日民主政府在方志敏、乐少华的领导下,按原定方针开始在这些地区建立了更为广泛的抗日联合政府,对这些地区行使起了管理职能。

    由于东南抗日民主政府在皖浙赣边区建立的地方抗日联合政府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同时也为我党在当前条件下联合各方力量建立抗日联合政府做出了示范和榜样。

    因此、这次新占领城市的抗日联合政府组建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在方志敏和乐少华等东南抗日民主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各地方政权纷纷建立。

    当地一些有民望的开明绅士和清廉官员都得以留任或者乐于出仕。

    而中央东南分局则中央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在寻淮洲的指导下,与原来的这些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更是在这广泛地区,建立了更为庞大隐秘的地下党组织,为将来的全面抗战做充足的准备。

    与此同时,红三方面军内、外线军团也分别开始对俘虏进行整编工作。

    通过大量的诉苦、三查、新式整风等运动,从俘虏中挖出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军痞军霸。

    对这批人通过公审后立刻执行枪决。

    同时,对俘虏人员经行了归类整编。

    经过了多次整编的红三方面军现在已经非常有编练经验了,此次捕获的四十一万俘虏,在经过十几天的严格整理筛选后。

    从中筛选出二十九万多人,作为投诚战士,加入到红军序列中。其余俘虏作为劳动改造人员,全部被安排投入到后勤搬运和皖南坑道建设中去了。

    同时在新占领区又征兵四万余新战士,加入到了红军队伍中。

    当然从其中同样赛选除了一大批适合加入特战队伍的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准备适时增加新得特战大队编制。

    根据寻淮洲的指示,红三方面军外线兵团帅选整理出来的投诚战士和新战士,暂时不和红三方面军合编,而是将十六万多投诚战士和新战士临时整编成九个新兵师。

    在大量的红三方面军骨干人员的充实下,开始了红三方面军新式练兵过程。

    而内线兵团这再次进行了新式整编,对主力进行了大规模扩充。

    不但收编了大量的投诚战士,同时整编了一部分东南军区地方部队。

    使得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原来的五个师十二多人,迅速扩充到了十二个师加上直属部队近三十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