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经略小东南六-第2/3页

加入书签
    另外师部直属编制一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营,一个工程营,一个警卫连、一个通讯连,一个防化连,师直属机关以及后勤部门主要有政治部,参谋部,卫生队等单位。共计二千四百余人。

    红十师师长粟裕(兼),政委聂洪钧,参谋长王蕴瑞,政治部主任唐植槐。

    下属红九旅,红十旅,红十师独立团。

    红十旅,全旅八千七百多人,为野战旅偏于运动战。

    红十一旅,全旅八千六百多人,也是野战旅,偏于阵地阻击战。

    独立团为,全团三千五百多人,为巷战团。

    原教导团长胡天桃出任红十旅旅长,原红十旅一团团长乔信明出任红十一旅旅长。原十旅二团团长张汉阳出任红十师独立团团长。

    另外红十旅师部直属编制一个炮兵营,一个特务营,一个工程营,一个警卫连、一个通讯连,一个防化连,师直属机关以及后勤部门主要有政治部,参谋部,卫生队等单位。共计二千三百余人。

    红三方面军旅以下均按寻淮洲做的红三方面军整编计划进行整编。

    编练委员会经研究,还将那些既达不到枪毙标准又没有资格作为投诚战士参加红军的几次战斗累计共四千多名俘虏,暂时不做释放处理,而是进行了归类。

    这些俘虏团级以上干部达一百余人,被变成了一个训导团,由王耀武担任团长,平时主要组织他们学习我党的政策,重点介绍在未来的抗日作战中中国军队应该主意的事项和需要掌握的技巧策略等相关知识。

    有时也安排他们做教员,给战士们讲些技战术课程。

    而营级以下军官和士兵则被编织成劳动教育团。

    在红三方面军、皖南抗日民主政府和皖南军区建设红红火火的时候,寻淮洲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他从重生到这个时代开始就在心中酝酿规划的皖浙赣边区坑道建设计划中了。

    元月十五日后,寻淮洲在编写训练和学习资料的同时,还走遍了皖南山区的每一个角落。

    最终,寻淮洲用了七天时间,编写绘制出了皖南山区坑道一期作业方案。

    随即,皖南地区在部队整训的同时,开始组织了大量的工兵和地方劳动力,投入到了一场工程巨大的地让人难以想象的皖浙赣边区坑道建设计划中去了。

    根据寻淮洲的计划,皖南抗日根据地将要在黄山,天目山、怀玉山一带建立规模庞大的坑道群。

    皖南坑道要经过几步发展,最终要用坑道群将三个山脉串联起来,范围涵盖了皖南、浙西、赣东北几乎方圆几万平方公里的山地丘陵。

    寻淮洲的目标是在此山腹里,建成一个规模宏大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坑道群和地下城。

    这个工程从三五年一月份开始,一直到三七年八月份才完成了一期工程。

    后来又经过不断的开挖,直到,一九四二年底,才初步了完成了方圆四万多平方公里主要涵盖了黄山、天目山和怀玉山系的巨大的山底坑道和地下城市群。

    为实现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年轻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后世人的寻淮洲,对建设标准要求非常之高。

    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寻淮洲为坑道建设设计了总体设计,分部加固的方案。

    坑道经过分次加固,最终要做到能够抗击地球十级以上地震,同时能够抗击后世最大当量核武器连续在同一地点三次以上核打击而保持完好。

    而坑道内部结构更是让极少数接触过全貌的人感觉咋舌。

    寻淮洲设计的皖南坑道和地下城市群里,不但能够掩藏几十万军队,还能够容纳上百万民众生活工作。

    主要坑道线均设计了地下铁道系统,以及可以同时并行四辆卡车的地下快速交通网络。

    这样可以确保部队在地下快速运动,分处出击,为在皖南地区神出鬼没地用兵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整个地下城的水源供应,是通过凿通密闭的地下河引水而引入的,因此不惧怕敌人切断水源供应等围困措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