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章 北风重工(4)-第2/5页

加入书签
    进入陕西,风貌就有不同,他开始疑惑进到广无边际的建设工地,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到处是红光满面的劳动者。等到西峰时,他已经在惊叹,虽总觉得这座城市有些怪异,但已经觉得不次于德国一般的城市。关岭东接到他,见他心情不愉,脑筋一转就猜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于是趁夜带他到长庆桥工业区,参观了正在进行的各类划时代车型的制造过程。

    没得说,实际情形比电报还让波尔舍惊叹,根本不用问,他只要一过眼,就知道任何一款车型几乎都集成了数十乃至数百项大大小小的新发明,而其中很多还是开创性的,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流连忘返,连续几日都待在在北风重工的车间,废寝忘食拆卸及组装样车,研究其构造和新技术的原理。

    半个月后,波尔舍终于下定决心,向德国发出越洋电报,直接向戴姆勒和奔驰公司提出了辞呈,并向妻子和儿子及其他家人,说明了这样做的理由。波尔舍的辞职在斯图亚特掀起轩然大*,除稍微知道些情况的波尔舍家人外,任何人都不能理解为何他会这样做,竟以为汽车梦想能在中国实现。

    戴姆勒和奔驰公司在德国的影响很大,这件事如此轰动,传播起来自然飞快。德国人如何议论且不去说,但波尔舍到中国发展,却对吴安平间接产生两个好处。

    一来人们既然认同波尔舍,由此也更相信中国有必去的理由,使招募工作进行得更为顺利;二来日后希特勒上台,虽不可能再委托波尔舍涉及德国国民车,却凭借戴姆勒与波尔舍的关系,与吴安平取得了联络,使得德国在二战拥有了更可怖的实力。

    这些自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

    吴安平和费迪南德?波尔舍聊过几句,彼此印象感觉都还可以,但这时波尔舍却突然提出一个要求,让吴安平很是为难。

    波尔舍表示,他想向大众公司投资,成为股东。虽然和吴安平相比,波尔舍的经济实力不值一提,但他长期担任汽车公司高层,后又成为戴姆勒公司董事,要筹集几百万德国马克搞投资,还说不上有多困难。当然,对大众公司来说,几百万德国马克,实际连百分之一股份都拿不到。对此,波尔舍也是心知肚明的。

    陇东集团为大众培训的汽车产业工人,第一批就有三万,纯工资支出每月至少要一千万银元,相当于两千万德国马克。另外,由于材料及配件,是陇东集团自产,制造成本原本是没人在意的,但是,如果要引进股东,这一块就不能不计算,这项支出其实比工资支出还要庞大数倍。知识产权、设备、厂房等,也是必须要折算股本的。

    听起来惊世骇俗,其实吴安平并不是无法支撑。以目前的发展看,每年他在后世收入二十亿美元,还是基本有保证的。后世的二十亿美元如果单看黄金比价,在民国时代也不过价值几百万美元,还付不起三万工人一个月的总工资。但按照购买力和工业品相对比值计算,后世这二十亿美元,如果采成物资设备运回这时空,其实际价值应该并不低于十亿美元。

    也就是说,就算不计算假钞每年几亿美元的收入,不计算西北逐步工业化的自我增值,不计算各种盗掘资源的实际价值,单单依靠d-7引擎从后世输入,每年都要有十亿美元的财富沉淀在西北。此外,还有黄金资产从少到多,短时间竟骤增至数千吨储备,这更是一笔泼天财富。所有财富再经过金融系统放大数倍,已足够支撑他开展任何规模的建设项目。

    当前汽车领域,通用和福特是规模最大的两家世界级制造商,计算汽车的保有量,美国也将英法德等欧洲诸国远远甩在后面。这方面中国虽然是完全空白,但吴安平却野心勃勃,计划用几年时间,打造出几个规模更超福特和通用的国产汽车公司,进而促使中国比美国更早成为车轮上的现代化国家。

    这一设想虽然看起来狂妄,但真要实现却也没多大难度。

    无限制的资本、无限量的人力、唾手可得的新技术、以及对行业发展脉络的精确把握,是吴安平一步到位,直接以超大规模做为汽车工业起始点的信心所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