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章 谁都得晕(2)-第4/4页

加入书签
    吴安平看出他的紧张”但这并非他可以自傲之处。他实际连《资本论》都未读过,能对此大发议论,只不过是将后世的研究拿到了今日。他有此不忍,但又必须打破马克思必然正确的神话”将其还原到真实。

    想了想,他先做了声明:“先生无需紧张”我并非是要否定《资本论》,实际这本著作的伟大意义,谁也无法否定。我只是想说明,《资本论》并不足以涵盖当前世界的所有真实。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应该持有继承和发展的双重态,而不能思想僵化,将其生搬硬套,这既是对马克思的不尊重,也是对我们的不尊重。”。

    李大创默然点点头,道:“有什么话你就说。我虽然不相信以你的经验,能完整及正确解读这本著作,但还是很想听听你的看法。”。:3344生生世世

    吴安平便继续道:“无可否认,马克思是人类思想史最伟大的天才,《资本论》也是人类思想史最伟大的巨著。这本著作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而社会主义恰恰是从否定资本主义的基础产生的。”。

    见李大创不反对,他的语意开始转折:“因此,要想理解现实世界的社会主义,就必需了解这本著作,是如何论证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的。但是,正是从这一论证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学说,其实必然有其局限性。

    李大创惊问:“这从何说起?”。

    吴安平解释道:“先生当知,就《资本论》的方法论而言,马克思是以逻辑方法为主、历史方法为辅,并以历史方法服从逻辑方法作为基本原则的。逻辑方法对事物的研究、分析和表述,基以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定性研究和描述。这种方法论在一定条件下、从某种角、一定意义都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但是,逻辑方法是单纯的线性因果思维,未必能全面反映客观事物。逻辑方法未必适宜那些呈立休的、多维的、网状结构的研究领域。客观事物的状况,一个原因,可能引出多种结果:而某一结果,又可能是多种原因的合力所致。”。

    “《资本论》的研究是通过逻辑方法从无产阶级的贫困化规律、资本积累规律,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配的不公平、利益的阶级对抗等单向线性因果思维,来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的。这是从矛盾的不断积累、加剧、激化的因果关系所演绎的结果。但是,资本主义究竟会不会灭亡,还有矛盾究竟是否可能缓和,如果不作多元、多维、立休的合力研究,未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资本论》只作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论证,未曾进行否定方向的演绎,缺少不司方向因果链关系的综合,单一方向的结论自然就不一定靠得住。这是西北准备实行的更全面的保障计划,以及接下来会引入的公司股份制计划,还有科技发展所引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工人收入剧增的分析资料,先生不妨倒着推论一下,看这种情况下,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是否可能缓和。”。

    李大创看着又一摞资料,眼神茫然看着吴安平片刻,这才木然接过放在一旁。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