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盗掘-第3/4页

加入书签
    当然,这是矿产填埋,为满足生产所需,吴安平自然要往预定的矿场存放资源。不过,那就简单许多,就算铁矿石堆积裸露也无所谓。兰州及渭南,正好是疏通道路工程要经过的地方,他在这两个地方各多停留两日,便分别为兰州及渭南附件的矿场,转运过去两千多万吨的铁矿,即便日后不再输送,这也足以支撑规划中的两个煤钢联合体正常运转好几年了。

    盗掘铁矿石,吴安平总共干了十五天,利用疏通道路后的空余时间,他不但为规划中的煤钢联合体预存了足够的原料,还在董志塬北部的沟壑地带,埋下了五千万吨铁矿石。同时,回埋时平整出的近三十平方公里土地,为陇东新增可耕种土地四万余亩。

    这当然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比如填埋区域,就需要挑选方便引入水源的地方,而填埋之前,也需要提前安排军队封锁周边。至于往矿场转运矿石,则不需要这样,都是利用夜晚进行,即便到白天有乡民经过感到惊讶,那也不需要太过顾忌,待完成后再安排附近驻军看守即可。

    他感觉夏听白讲得有道理,只要不被当场撞见,随人猜测也没什么不好。反正虱多不痒,债多不愁,在其他人看来,他神神秘秘的事情已经够多,再多几件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时间长了,这些事都会成为乡野传说,而传说照一般人理解,却恰恰是最不可靠的。

    往兰州及渭南的矿场预存铁矿石,各用一天时间便够,他之所以停留两天,是因为还需预存另一种矿产,那就是原煤。煤铁联合体,光有铁没有煤,也是无法运转的。

    如果是白天,每次盗掘完铁矿石,吴安平都先行回转甘陕,而留夏听白独自在西澳,借助经纬仪,驾驶直升飞机飞向西南的珀斯。

    在珀斯往南两百公里处,那里有一块煤田,煤层很浅,正好方便盗掘。d-7引擎最后一个空白道标,便会封闭在直升飞机机舱内,几个小时过后,吴安平便会再回到西澳,等夏听白降落,然后抹去机舱内的道标,换当地道标,随后才再与夏听白一起回甘陕,或直接送其暂回后世时空。

    当然,西澳的煤炭资源并不算丰富,世界煤炭更富集的地方有的是,如果不是因为铁矿石也在西澳,他是不会对这里的煤矿资源下手的。

    这样几日后,夏听白便已飞抵目的地,然后吴安平便也过来,开始盗掘当地的煤炭资源。这里也有一些矿井,但不耽误吴安平,他只是挖掘一个小小的入口,便换夏听白特意准备的防护服,迅速掘进到了地下。防护服是防瓦斯的,这里不方便在地面弄出很大出入口,通风不畅,瓦斯就不得不防备。当然不是防其爆炸,而是防止中毒。

    西北煤炭资源本就丰富,所以吴安平并没像盗掘铁矿石那样狠挖西澳的煤炭,渭南及兰州都只预存他两个小时的转运量,各有差不多三百万吨。兴办煤矿能促进就业,在与薛笃弼及刘治洲商讨甘陕县域经济规划时,已经将几县的支柱产业列为采煤业,他自然不能连这个都包办,反使地方经济失去发展契机。

    不过,铁矿石的盗掘暂告一段落后,煤炭的盗掘却一直持续到十一月底。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和夏听白配合,在甘陕几乎每个县都开挖了一个小型矿场,然后利用直升飞机来回周转,分别在各县存下了几十万吨煤炭。

    这些矿场都交由守备部队看管,当地政府派人管理,目的有二:一是在冬季实行免费煤炭补贴,按户发放,每户免费补贴两吨,以使每户都能过个暖冬。《禁伐令》还没到出台的时候,但免费发煤,禁止转卖,必然有利于保护植被。二是多余的煤炭可向社会销售,对地方政府也是一笔横财,而且能消除煤炭不足对一些生产的制约。

    这个冬天不太冷。虽然不会发什么通电,但这无疑又是吴安平的一项德政。当然,他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这毕竟是在慷他人之慨。

    盗掘其他资源基本也是这样的过程,只不过第二站转到了美国西部。盗掘完铁矿石,吴安平便暂时将引擎记录的西澳皮尔巴拉地区的道标抹去,只留一个珀斯以南的供采掘煤碳及日后重回皮尔巴拉,这一空白道标他用到了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