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皇上,老臣有话说-第2/3页

加入书签
    只见位列文臣班首的一人躬身道:“启禀皇上,依老臣之见东林人士常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又闻国家国家,国字始终在家前,可见有国才有家,但一个国却是由千千万万的家组成,究竟是国重要?还是家重要?老臣以为国和家一样重要,只有国泰才能民安,同理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事事兴乃至国家兴!皇上是天下之主,皇上的后宫家事自然也是天下人的家事,所以皇后才有母仪天下之职。且说先帝驾崩曾留有遗命,令皇上册封郑贵妃为皇太后,可是因为当年梃击案的缘故,诸位大臣一直反对,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而今国母一位始终悬而未决,正如国不可一日无君,李选侍乃出身书香世家,又兼而抚育了太子以及五皇子,可谓贤良淑德,品行兼优,实乃国母不二人选!册封李选侍虽然不合祖制,但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正如老臣当年入阁之时全无资历经验先帝却能信任,加以提拔重用,老臣一直感激涕零,只求粉身碎骨以报先帝恩德!”

    陆锋见这个方从哲也有六十好几的年纪了,心道此人真是个老学究,明明一两句话便可以讲完的事偏偏又是举例又是说明扯了这么一大堆,不过这种人也有个好处,那就是说话委婉,谁都不得罪,活的比别人久些。

    泰昌帝性子极好,听着方从哲唠叨了一大堆话居然没有不耐烦,听完问道:“依方卿家之见朕应该册封李选侍为皇后?”

    但这句话一说出来朝堂上立刻有一个声音反对道:“皇上万万不可!”

    泰昌帝在人群中看了一眼道:“哦?左御史有话说?”左御史?陆锋心中一动,莫非是御史左光斗?向那人一看,又是个糟老头子!陆锋心道难怪万历末期朝廷官位奇缺,这朝廷上都是些什么人啊,一个个七老八十的,十个倒有九个已经半截埋土里了,难怪朱常洛一登基便要提拔大臣,擢用新臣。他原以为今天早朝自己把李进忠编造的谎话一股脑告诉皇帝就完事了,哪想得到还牵扯到这么多事,又把当年在历史上读到的各个有名人物都认识了个遍。陆锋当年研究明朝历史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真有一天会见到这些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虽然此时身在朝堂处于太监和大臣的口舌之争中,但却有一种恍如梦中的感觉。

    而更操蛋的是这些人在一旁喋喋不休,可苦了陆锋在地上苦巴巴的跪了很久,古人跪多了也没什么,可他一个现代人却受不了哇,只觉得两条腿又酸又麻,连带身子都摇晃起来,于是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把跪姿改为斜坐式,反正明朝人的衣服下身是一件宽大的裙子,别人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说起来也是搞笑,一个中年皇帝坐在朝堂之上,下面是一帮糟老头子喋喋不休争吵,中间却有一个九岁孩童在看戏,想想就很有画面感。

    此时御史左光斗发言道:“皇上如果册封李选侍为皇后,那么李选侍必定保举郑贵妃为皇太后,郑贵妃是当年梃击案的主谋,怎可册封为皇太后!”

    李进忠继而反驳道:“左御史你这么说就是血口喷人了!当年的梃击案早已查清与郑贵妃没有任何干系,就连先帝也下令不再追究,你怎可随意污蔑?”

    左光斗冷笑道:“我污蔑?当年先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所以下令将刺客处死,没再追究这件事,正所谓死无对证,这件事也就再无从查起,但诸位王公大臣心里都清楚的很,如果郑贵妃不是主谋先帝又为何不追查下去,反而处死最重要的人证?李公公,我想这中间的缘由不用我多说了吧?而且此案疑点重重,似乎宫里的太监也脱不了干系,不知道李公公有没有份参与?”

    不得不说御史的嘴巴果然是两把刀子,这下轮到李进忠跳脚道:“你胡说什么!当年刺客入宫是锦衣卫失职,和杂家有什么关系?”

    锦衣卫指挥使刘侨立刻不高兴了,黑着脸道:“刺客闯入皇宫确实是我们锦衣卫失职,刘某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甘愿领罪,只不过刺客闯入的地方乃是属于后宫的慈庆宫,并不在锦衣卫守卫范围之内,锦衣卫也无权擅入后宫!试问如果没有太监指点刺客怎么会熟知道路,知道太子东宫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