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唐文扆下毒,其实是林某先悄悄在地上撒了些石灰粉,被水一泼,当然冒出烟来。这是栽赃陷害。不过既然政治斗争告一段落了,谁还去替唐文扆洗冤呢?
小徐妃跟王宗衍忙着给林某兑现当初许诺给林某的好处。
大徐妃则似乎百事不管。本来王建的正室周氏就已经退居佛塔、万事不管、形如活死人了。但那都是被徐氏姐妹逼的。如今大徐妃不知怎么也退缩起来,外事不太管了,只索数珠念佛,偶尔还吃顿素斋。
那日林某进宫来。带路的是另一个宦官,名为宋光嗣,伺候大徐妃也有些年头了,一团老实,半句话也不多说的。林某也就不问他什么,只进去问大徐妃并皇帝太子等人的安。大徐妃道:“皇帝安是安的,兴致似乎比以往还高些。”说着很迟疑的样子,终于问了出来:“你说他……知道吗?”
林某心里也转过这样的问题,终于只是笑道:“不怪小臣打个比方,譬如人到晚了,睡了过去,迷迷糊糊,做个梦,梦里恍恍惚惚,也不记得做了什么事、在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若说不知道,梦里又有知觉;若说知道,毕竟不清醒。只要哄到香甜,便是场好梦了。”
大徐妃听得心中宽慰:“阿弥陀佛,就是如此说。”
又问:“你生意如何?”
这时候林某已经拿到政治红利了。小徐妃撑腰、王宗衍给他作门脸,开了个经济铺子,准他铺子里收取一切巴蜀物产、并卖北方特产。尤其还念在他们客边暂时没有多少银钱东西,准他们放空头。就是买进巴蜀物产,只给定金,余额写张欠条,说等晋中银两解来支付,由太子娘娘作保。卖人参虎皮,也只是空口描述、先收进定金,等晋中物色运来再正式发卖。
有了宫中作保,林某生意兴隆。他知道这是长期买卖,不留人是不行的、留人又怕误了行使归期,便先令卢程暂管使队,并杜桐轩、离月领了五十人,都先回去。
杜桐轩想留下来,道:“离队长要回去待产,也倒罢了。我又不生产。你身边也要留人的。”
林某摇头:“上头没给这样的权柄。我怎能擅自留你们。并我自己留下来,已经是大罪了。好在也有功,料来王座不会怪罪。然而我自己要知轻重。你们都得回去,尤其是你,好在王座面前深深帮我告罪的。我如果将你也留下来,性质又不一样。”
杜桐轩想想:“那卫兵总要多留几个。现在你正经能打也就留十人……”
“真要打起来,再多百倍也不够啊。”林某笑道,“我只傍着宫中,不比千百雄兵?”
“你……”杜桐轩不舍,“你自己小心!”
林某也感动:“大哥放心!我省得。好在王座不会专放我在这里。你回去报了,不久自有比我还会管账的来接应的。”
其实李存勖哪里知道谁会管账?恐怕就知道张承业是把好算盘,珠子打得叮当响,连李存勖自己要钱花销都敢卡着不给的,独有军资没短过前线。太夫人也把张承业当个宝贝——
这样的宝贝,当然是不会派到蜀中来的。
但郭崇韬手里一定有其他好帐房能往这边派。林某一点都不担心。
这几日打白条收进的两车蜀产,就给卢程他们先运回去了。
林某又想到一事,若直说了,怕卢程太受惊吓,而离月肚子也大了,显然不能再担重任,只有杜桐轩一个是有担当的,就附耳悄悄嘱咐了。
杜桐轩神情肃毅:“明白了!”
果然朱梁听说晋使受了大量赏赐回晋,旁物也还罢了,但是车队中一多半都是盐巴!晋地自己原不出什么盐,还靠外头运进来。主要靠着东西两头:东边就是海滨贫民、并高句丽那边晒的海盐;西边就是蜀盐先流转西陲、并西域的一些咸湖盐再贩进晋地。这两头虽然朱梁禁不住,但是路远迢迢,盐价踊贵,李存勖为此也花了不少钱了。又不能不花。因人不吃盐就没力气,士兵也难以打战。
如今巴蜀几大车盐过去,不花钱的,又直接可以支援前线。朱梁不高兴。倒是不至于直接跟巴蜀用兵,也忌着蜀道难,但是路上要拦截一下总是可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