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喜欢宁静。
要问理由,恐怕是令人心神平稳之类敷衍了事的回答吧,毕竟自己平时比较羞于表达,总是用类似的词汇应付吧。
露希首次来到学校做自我介绍时,她的第一个回答就是“喜欢宁静”。从今往后,凡是进入新班级或遇到新朋友,她总会如此回答。
只不过,最初的答复比起现在已过去许久。
胆小且弱气,但被逼急后会有超乎平常的强烈暴力冲动,简直和双重性格似的。每次听到朋友这样开着玩笑评价自己,她总是苦笑以对,也从不反对这些评价。
“自己就是这样啦,认清事实肯定比逞强来得好”。
如今她刚毕业不多久,某位亲人的生日就快到了。
但是,她所谓的“亲人”并非普意义上的亲人,而是抚养她长大的孤儿院院长。
可以说,她能作为一名普通的少女生活,全都得感谢院长的养育。
父母是谁,真正的家在哪里,她对过去的自己一概不知,回想起来就像被涂去了字迹的白纸,茫然一片。
当然露希其实并不是她的全名,她只记得名字中发音为“露希”的部分,所以院长便以此为她命名。
只不过,曾经怎样都无所谓,自己现在所享受的宁静,才是真正应当铭记之物。
由于平常和一样为孤儿院孤儿的朋友们同居,大家都商量好要在毕业后的闲暇时光,去拜访自己的养育恩人。
圣奥里吉恩大教堂,尼福尔海姆城中多见的教会之一,管理者主教与院长关系相当不错。教会收留孤儿,再委托给孤儿院,据说这个流程从他们二人相识开始就施行了。
这座城市的犯罪率和灵异事件发生率非常高,因此流离失所的孩子并不少,这套流程作为双方自发的应对措施,似乎相当受政府关注。
最近某位圣职者因病缺席,院长便委托露希暂时代替他,以临时工身份做杂工,也方便当做毕业之后的额外收入来源。
“嗯,马上就夜晚了呢~”
她放下扫把回头一看,时钟便直接提醒了她祈祷结束的时间已到。
一天的工作到此结束,接着等朋友们到教堂门口,再和他们吃顿饭就可以去孤儿院了。
规划好差不多所有内容,她拿起保温瓶,把剩下的微蓝色液体倒进了玻璃杯。
“拉斐尔的庇护”,教徒们饮用这种调制水,以此来治愈积攒了劳累的身体。
说是这么说,露希本人不怎么相信各处流传的论调,她几天下来没有少喝,却没有感受到传闻中神奇的治愈效果。
难不成是自己没有对“神”的信仰,所以调制水发挥不出效果?
顺带一提,“拉斐尔的庇佑”味道很像市面上所流行的蓝莓味运动饮料。该透透气了,自己整天在打杂务,偶尔也想去礼拜厅被无
私之光洗礼一下。
露希脱下修女服,换回平日里习惯穿的一套裙装,打开门往目的地走去。
这里是连接向礼拜厅的走廊,或许也是大教堂平日里光线最足之处。
临时段近白昼结束,从巨大窗户散下的光芒已然不足。
露希稍微侧过头,眼睛暗紫色的虹彩便映照在玻璃上,还有为了方便而扎起的一束黑色马尾。
位于视线的尽头,快要迎来终点的薄暮猛烈燃烧着天空,给那片广袤的深蓝沉沉地烙下了艳红。
高楼并没有挡住多少景色,透过楼与楼间的空隙,她依然能看到太阳正摇摇欲坠。
白昼即将坠落至地平线,远处可见的黑鸟会见证每日发生的这一幕。
将喧闹从城市中剥离,夜晚一定是寂静而深邃。
即使是现在,走廊里也几乎趋近无声,只徘徊着一遍又一遍重复的细微呼吸声。
祈祷声当然能稍微听到点,毕竟建筑本身不具备绝对的隔音效果。
如今,肉眼可见的光芒已微弱不堪,很快就会到需要开灯的时间,而在夜晚享用晚餐,对露希来说比野餐更为舒适。
沐浴于夜晚的深邃,那是一种绝妙的感受。对于她格格不入地喜欢夜晚这一点,因为是个人问题,也没人闲到去纠结正确与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