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脸也可以不要-第2/3页

加入书签
    但在旁人的眼里,他却是出其不意的。从最开始的河西味道,他那在浔阳前所未见的豆腐汤和油饼,再到开了宝阁衣柜搞拍卖衣服,再到明月楼,哪一项都是新得不能再新的想法。

    新,也等同于一项冒险。

    但他一路走来无往而不利的迅速发展,不得不让他的两个老伙计异常信任。他们也不相信,陈亦卿这趟回来只是单单安葬个王启顺,他是表现的非常伤心,但是商人还是要做生意的,他不能沉湎,他们也不会允许他沉湎。

    陈亦卿见他们对自己表示支持,便继续说出了想法:“我准备开马场。”

    “马场?”

    “马场!”

    唐锦仁和赵林都是老江湖,自然知道养马是有利可图的事情。在他们所处的这个冷兵器时代,马是很重要的生产力,不仅可以供给日常的运输和出行,还因为马是重要的战争工具,所以异常走俏。但是他们都不敢轻易尝试,因为自己从未做过这个行当。

    “对!”陈亦卿点点头道:“你们也知道,马是极重要的战略物资。如今边疆形式不好,但是也不至于到大战爆发的时候。”

    陈亦卿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真如历史一样,那么东楚和北齐还要打近十年的仗才会没落,眼前大战确实不会一触即发,但是小规模的摩擦是不会停的。

    而在郭雨晴的记忆里,北齐铁骑真的来临的时候,东楚任何抵抗力都没有,节节溃败,几乎是无法抵抗的不堪一击,被北人踏在马蹄下如同是破碎的树叶一般迅速的亡了国。

    那么这十年间战马是必须的,就算最后战败了,朝廷依然需要大量的战马。

    就算是真如他现在期待的那样,豫王在夺嫡中闪亮胜出,PK掉他的一众兄弟,且可以从善如流好好治理国家,限制外戚和宦官的权利,实现东楚东兴,改变楚国的命运,那他也需要一支强劲的军队支持,这些军备在豫王那里自然也是受欢迎的。

    所以陈亦卿通豫王说此行浔阳,要在浔阳开马场时,豫王欣然赐他令牌,以便他在地方行事。

    当然唐锦仁和赵林听陈亦卿说现在还不到大战爆发的时候,只当他是在京城消息灵通,知道北边的情况,并不清楚他还有这么多考量,但是马场中间有多少利润他们是清楚的。

    陈亦卿当初去京城救朱玉轩的时候在他们看来这一趟是凶多吉少,却想不到他能在京城站稳脚跟,又在京城开了店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赵林早已经眼红的不行,想再跟陈亦卿谋些财路了。

    “你为何不在京城那边开马场?你如今不是重点都在京城么?”见陈亦卿要回来开马场,赵林也很是兴奋,但是又摩拳擦掌的想把生意做到京城去,这样一来便不是吃他老子的老本了,那是自己出去开疆拓土。

    唐锦仁听唐冠北从京城回来时候提起过,陈亦卿似乎是跟豫王有来往,还在豫王家养了几天病,虽然此事他未曾跟赵林提起,也不想跟赵林提起,但是他内心也跟赵林有同样的疑问,如今陈亦卿的生意肯定是要慢慢往京城挪了,怎么又回来了?

    陈亦卿说道:“别听外面的人那么说,我可从未想过把生意全挪到京城去。一则,京城那边地贵,真开马场的话占地面积不少,我们还是要尽可能的压低成本。二则,我是在浔阳起步的,在这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将来真的生活安定下来,没准我就到北径山上找个地自己种种,过过田园生活了。”

    听他这么说唐锦仁和赵林都微微一笑,刚才还说要钱的人,此刻说起未来的事情,太遥远。不过,氛围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陈亦卿正色继续说:“三则,北疆战事吃紧,京城在浔阳的北边啊!朝廷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将齐人挡在京城以北,那么地处南边的浔阳当然要更安全些。”

    听到此,唐锦仁和赵林频频点头。

    赵林自然是对这生意感兴趣的,唐锦仁一向是陈亦卿做什么他就跟什么,这次马场的主意一处出,唐锦仁已经下定了七八分的决心要参股,但是生意人还是要先把顾虑说开的:“只是我们都没有做过马场的生意,不知,这中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