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于智 有果必知因-第2/6页

加入书签
    张灵放下手中的筷子,伸手在我面前轻轻的拿起了一张餐巾纸,将其对折,慢慢的放在嘴边,缓慢的、如蜻蜓点水般擦拭着嘴角。我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张灵轻松的做完了整套动作,心里莫名的紧张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紧张,但确实非常紧张,这个时候真巴不得她马上说句话,哪怕是训上我一句或是骂上我一句也好,无论怎样,只要打破这恐怖的沉默就好。张灵擦完嘴角之后仍然一句话不说,眼睛看向远方,像是在凝望着什么。我看了看张灵,又看了看她所凝望的方向,什么异常也没有啊,到底在看什么?我转过身刚要询问,却发现张灵已经站起身,向门口走去。

    “张灵,你去哪?”我站起身忙追赶过去。

    “先生,等等,先把帐结一下。”我突然被一只手牢牢的拉住,我看着走远的张灵,无奈的转回身,才发现刚才帮我们点菜的服务生正用藐视的眼神严肃的看着我。我掏出钱匆忙的塞给他,“不用找了”。我扔下这句话快速的跑出门外,但张灵早已不见了踪影,我四处的眺望着,却什么也没看到。正当我沮丧的低下头准备离开时,饭店的门开了,刚才的那个服务生又一次出现在我面前,这时他的脸上明显有了笑容,而且很真诚,也很温暖,我不禁有些被他吓到了。

    “不够吗?”我警觉的问道。

    “够了,够了。我不是找你要饭钱的,你们丢东西了。”他把一只手伸在我面前,离我的鼻尖很近,仿佛是怕我看不到的样子。

    一封信,我看到了一封信,白色的信封,上面没有写任何人的名字,却写着一首诗: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知道这首诗,这是现当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涵蕴人生的哲理诗。据作者自己表述,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我也很喜欢这首诗,诗很简洁,但涵蕴丰富,当我每次读它的时候,总会被眼前的画面感动的热泪盈眶。诗的意境、趣味、意象定格在最美的一瞬间。很容易的把看诗的人带入其中。在诗中我好像看见了张灵,看见了石秋萍,也看见了我自己。

    2009年7月8日晴

    今天去了趟印刷公司,在公司门口碰见了于智,我和他打招呼,他却不理我,神色慌张、匆匆忙忙的独自走着,后来又跑了起来,样子很滑稽,我不免好奇的多看了一会,这个人平时不怎么说话,性格沉稳,今天这是怎么了?疯了?一定是疯了。不过还挺可爱的,反正也没事,本姑娘就又多看了一会儿。

    他并不是有什么急事,跑着跑着,好像是跑累了,于是停下了脚步,走进了一家面馆,上班期间去吃面?有那么饿吗?我觉得好奇,就跟了进去。坐在他的对面,他竟无视我,太令人气愤了。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我们俩就静静的、面对面的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他要了一碗面,当服务生端上来时吓了我一大跳,这哪里是面,简直就是一碗辣椒,红红的,看着就可怕,旁边还放了一小碗醋,也是满满的,他这是什么吃法?这让我更加好奇了。

    他吃的很快,好像味蕾失去了功能,根本感受不到酸甜苦辣一样,这样的一碗简直就不是人吃的食物,一会儿功夫就被他消灭掉了。吃完便看向窗外,可是窗外什么也没有啊,但他好像看见了什么令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看着看着竟然嘴角上扬的笑了,笑着笑着眼角还留下了眼泪,我当时怀疑这眼泪一定是辣椒辣出来的,但想想又不对,既然已经辣出了眼泪,又为什么要笑呢,而且还笑的那么甜蜜,真是个怪人。正当我为此疑问时,他竟然站起身走了,从我的身边悄然离去,仍然没和我说话,甚至感觉这个人依旧没有看见我,孰可忍,孰不可忍。我这么个貌美如花的美少女坐在他面前就这样被他无视吗?这也太气人了,我一定要一探究竟,这里面肯定有我不知道的故事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