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水龙脊骨凸起节点

加入书签


    工兵全称是工程兵。

    通常由工兵、舟桥、建筑、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工程维护等专业部队组成。

    有的国家还包括铁道、测绘等部队,分属各个军种。

    陆军工程兵战时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工程侦察,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排除障碍物、开辟通路,保障部队、顺利开进、快速展开、构筑指挥所、通信枢纽等,保障己方隐蔽安全和指挥稳定。

    (这一章才写出500字,大家明天再看这一章吧,估计要写到2点了。)

    在敌方进攻的主要方向埋设地雷、设置障碍,阻滞敌方机动,并实施破坏作业,为己方扫清道路,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设置假目标,迷惑敌方,构筑给水站,保障己方部队在野战条件下的供水。

    简单的说,工兵就是负责军事工程保障任务的兵种。

    十一小长假第四天的中午,驻扎在燕京附近的303团团长收到了命令,急调303团下属的工兵连到八达岭处执行任务。

    虽然团长挺好奇为什么单单调工兵连去执行任务,但是部队里自有保密条令,团长自知不该问的不问的道理,压下了好奇去通知了工兵连。

    工兵的装备多,重型机械车辆也多,一个小时准备好了全部装备,工兵连集合完毕后出发。

    百十人的工兵连,却组成了一个二十几辆车的车队,浩浩荡荡的向着八达岭方向驶去。

    一些不明白军队内情的群众,看到车队后,还以为这起码出动了一个团的兵力。

    刘夜整理中发现了一封不一样的信件,信封上被人用红笔标注着分类,寻找抗战时期在此地活动的战友。

    这一行分类标注让刘夜的困乏一扫而空,赶忙抽出这封信察看。

    这封信是一位老军人在建国后寄给当时负责这片区域的延庆县政府的,多年的辗转之后,这封信被堆叠到了这个档案柜里,直到今天被刘夜无意中发现。

    这位老军人抗战的时候,是活跃在这附近的八路军小队中的一员,后来被组织上调往南方执行任务,之后便一直留在了南方。

    建国后他想要寻找当年他所在的八路军小队的战友,多方询问之下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当年所在的那支八路军小队就仿佛不存在一般。

    整支小队十几个人全部没有音讯,除了这位老军人,再没有一个人能够证明这只八路军小队的存在。

    老军人多次来燕京寻找,只探访到了一个十分模糊的信息,抗战时期此地确实是有一只八路军小队,但是这只八路军小队在抗战时期就消失了,此后再无一点这支队伍的信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这样子的事情有很多,队伍成建制的消失,就意味着要被遗忘掉,除了个别接触过这只队伍的人,再没人会去关心这支已经消失在历史中的队伍。

    多年之后,这支队伍就成了只存在于极个别人记忆中的队伍,随着极个别人的逝去,这支队伍最后的一点痕迹也将随之消失。

    不死心的老军人退休之后,把附近的村庄走访了个遍,他从村庄的老人那里打听到一些旧闻,抗战时期好像是有一支八路军小队被日本人追进了山里,之后就再没有出来过。

    老军人多年来写了很多封信,寄给当时负责此地的延庆县政府,请求政府帮助他留意他战友的信息,如果有人在山里树林里发现了遗骸,一定要联系他来认领。

    刘夜手上的这一封信正是老军人寄给延庆县政府多封信其中的一封,十几页的信纸把信封撑得鼓鼓囊囊的,里边承载的是老军人一辈子的遗憾。

    这封信里介绍了一些这支八路军小队的情况,其中还列举出了一部分队员的个人信息。

    刘夜把金鲤给出的阴兵信息和信上的队员信息对照,有三个名字能对的上,这说明他终于找到了决定性的线索。

    刘夜再也没有了抽烟解乏的心思,他赶忙把他最新发现的信息报给特事局那边,有了这些信息的帮助,这些阴兵的来历很快就能调查清楚。

    “各位老英雄们请放心,我们一定尽快的帮助你们解脱,我还要写报告,请求组织上为你们恢复当初的队伍建制,你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