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土改不?-第2/5页

加入书签
    杜文全心下又何尝不感慨?作为最早接触皇上思想的读书人,他初始未免觉得小阿哥异想天开,可现今看,一条条一框框,小阿哥当年预言的理想正一步步实现,而他自己,也贪天之功,一来细细研读过皇上早期的书籍,二来又有皇上恩师的这层关系,仕途一帆风顺,今日竟然成为一省之大员,二十年前,谁能想到?

    “这两篇文字,你们读一读。”叶昭做个手势,自有侍卫将两叠文牍送到了杜文全和刘松山手上,这是叶昭口述,花姬和苇月伊织代书,对回教的一些看法。

    没有写的太深入,只是言道本朝将会敕封回教学者,重新梳理教义,令回教为我所用等等。

    叶昭准备发回京师的电文已经拟好,叫红娘以自己的名义,下旨封白老爷子为陕甘回教大阿訇,安抚境内教民。

    这自然少不了杜文全、刘松山的配合,由白阿訇出面,和新朝政府一起,安抚陕甘境内惶惶不可终日的穆斯林,借此将白阿訇的威望,将新朝的恩威,彻底在回人心中扎下根。尔后以陕甘穆斯林为基础,慢慢传播新教派的教义,如此逐渐向西扩展影响。

    能不能成事,白阿訇的魅力第一关键,地方官员的配合更是必不可少。

    杜文全一见便知道又是皇上的主意,捻须笑道:“高明。”

    刘松山却有些不明所以,说道:“此举怕不妥吧,此岂不是昌回教之势?”

    叶昭笑道:“是我口述,旁人代我写的。”

    刘松山立时脸涨红,嚅嗫道:“这……这……臣失言。”

    叶昭摆摆手:“没关系,你不知西方诸族情形,原也怨不得你,在我国境之外,西域诸族,信奉回教者千百万计,其信徒更为虔诚,仅靠兵器之凶,或许能得逞一时,终非长远之道,不说开疆扩土,就算维系这西域边宁,也总要有个釜底抽薪之策。”

    刘松山道:“是,是。”实则心下还是有些糊涂。

    叶昭本也没想他们能明白,毕竟没经历过信息时代,又哪里会知道中东西亚以及穆斯林各教派的历史和现今情形?明白不明白不要紧,按着自己说的做就行了。

    叶昭又做个手势,侍卫随即走过去,将杜文全和刘松山手中纸笺收了,退到角落点火燃烧。

    毕竟是有阴谋在里面,这文字记载不能留诸后世,免得引起纷争。

    “好了,你们就去吧,白阿訇明日即到。”

    杜文全和刘松山忙起身告辞。

    叶昭一夜没睡,给京城拟电文,又连夜写了《青海平逆策要》,发回京师,要军事委员会研究。

    现今骑兵师和两个步兵团已经到了西宁,正准备西进平叛,叶昭写的便是帝***队进入青海后,如何处理与各部族的关系。

    现今青藏一地,尤其是藏民部落,乃是农奴制社会,更有大量奴隶社会的残余,寺院中的上层统治者和贵族占有着全部土地和绝大部分财产,占有全部农奴和奴隶。农奴没有一寸土地,祖祖辈辈隶属于各自的领主, 固定在一定的领地上被迫为农奴主劳动。奴隶,藏语称囊生,他们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任何人身权利,和牲畜几乎都没有区别。

    现今帝国陆军即将进入青海,可以说,青海就是个试金石,是如何建立青藏地区政权的试金石。

    前朝的作法,便是封当地头人贵族为“千户”“百户”等,这类官职世袭,等于承认了头人们世代对当地的统治。

    自己也要这么做吗?

    这些日子,在保安城,叶昭同样要尕豆妹找来一些藏民,和他们说话,思索着这些问题。

    实际上,在云南、甘肃,藏民部落同样维持着由头人统治的社会架构。

    只有在四川,甘孜和川西的藏民部落头人组织武装对抗新朝,被赵三宝击破后将头人处决,就算未附逆的小部族头人,也全部被削去了前朝的封号,成为部族中普通的一员,而且原来的部族被打散,正在架设县乡管理架构。

    但这种做法,自然不能照搬到青藏。

    青海或许还好说,各部族头人若与新朝为敌,趁机将其击毙,彻底改变青海一地的社会结构,但***呢?***和班禅臣服的话,***贵族体系自己又如何处理?任由农奴和奴隶存在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